2025-03-10
人脸识别系统 是一种技术,它通过将人脸的数字图像或视频帧与已知人脸数据库进行比对,来识别个人身份。这种技术主要用于身份验证和用户身份确认服务,通过分析给定图像中的人脸特征来实现。
人脸识别系统的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,最初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种形式。自那以后,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脸识别系统在智能手机和其他技术形式(如机器人技术)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。由于计算机化的人脸识别涉及对人的生理特征进行测量,因此人脸识别系统被归类为生物识别技术。尽管作为生物识别技术,人脸识别系统的准确性低于虹膜识别、指纹图像采集、掌纹识别或语音识别,但由于其无接触的过程,它被广泛采用。人脸识别系统已被部署在高级人机交互、视频监控、执法、旅客筛查、就业和住房决策以及图像自动索引等领域。
如今,全球的政府和私营公司都在使用人脸识别系统。这些系统的有效性各不相同,有些系统因效果不佳而被淘汰。人脸识别系统的使用也引发了争议,有声称这些系统侵犯了公民的隐私,常常做出错误的识别,鼓励性别规范和种族画像,并且没有保护重要的生物识别数据。合成媒体(如深度伪造)的出现也引起了对其安全性的担忧。这些指控导致美国几个城市禁止使用人脸识别系统。社会关注不断增加,导致社交网络公司MetaPlatforms在2021年关闭了其Facebook人脸识别系统,并删除了超过10亿用户的面部扫描数据。这一变化代表了该技术历史上人脸识别使用的最大转变之一。IBM也由于类似的担忧停止提供人脸识别技术。